联系我们
联系电话
0537-2310202
0537-2367566
 
当前位置:首页>>中医药科普
春季养生,重在“养肝”
浏览:190 发布日期:2020-05-21 03:59:50

春季养生的关键是“养肝”。

五行学中,肝属木,主升发,

与春相应,春为肝气当令。

所以,春季养生尤其要重视养肝护肝。

 

春季养生,重在“养肝”

 

 
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

 
 

情志养肝

 
 
 
肝主疏泄,可调畅气机,人的心情变化与肝脏功能关系密切。在中医理论里,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是怒。怒伤肝,发怒、生气等都会导致肝的疏泄失常,造成肝气郁滞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引“肝病”上身,轻则引起神经衰弱、内分泌紊乱,重则导致精神失常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,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能力。
 
 
同时,中医认为,肝为“将军之官”,喜条达、舒畅,忌压抑,故肝气条达舒畅可舒发体内郁气,使气血运行通畅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
因此,要想肝脏强健,保持心情舒畅非常重要。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,学会制怒,尽力做到心平气和、乐观开朗,从而使肝火熄灭,肝气正常生发、条达。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,就会伤及肝气,久之容易导致肝病。
 
 

运动养肝

 
 
 

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,也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。春天阳气升发,适量运动有助于肝气升发,人们应该走进大自然.尽情地感受春的气息,活动肢体,使肝气从冬季的潜藏状态下解脱出来,吐故纳新,焕发生机。做操、散步、踏青、打球、打太极拳等户外活动,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、促进吐故纳新、强身健体,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。

 

饮食养肝

 
 
 

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,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,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春季为肝气旺之时,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,而多吃酸味食物,会使肝功能偏亢,故春季饮食调养,宜选辛、甘温之品,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,忌油腻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在甘味食物中,首推大枣和山药。除此之外,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高粱、薏米、扁豆、黄豆、甘蓝、菠菜、胡萝卜、芋头、红薯、土豆、南瓜、黑木耳、香菇、桂圆、栗子等。

 

春季的饮食还应重在健脾壮阳,可适当增加营养,并搭配一些时令蔬菜和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。推荐的食物主要有瘦猪肉、动物内脏、鱼类、鸡蛋、牛奶、豆类及其制品、海藻、杂粮,以及蔬菜中的西红柿、胡萝卜、菠菜、青菜、椰花菜和水果等。

 

 

芽菜在古代被称为“种生”,最常见的芽菜有豆芽、香椿芽、姜芽等。立春吃芽菜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春三月,此为发陈。”发,是发散的意思;陈,即陈旧。另外,过食酸辣之品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。因此,饮食调养要忌酸忌辣,少吃麻辣火锅、羊肉、烧烤、油炸食品等。

 

穴位养肝

 
 
 

春季养生的关键点在于助阳生发,通过按摩身体的相关穴位,也可以起到养肝护肝、健脾和胃的作用。

 

大敦穴位于足大趾外侧(靠第二足趾一侧)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,可以按摩,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。行间穴位于足大姆趾和第二足趾趾跟相接处。肝属木,木生火,如果肝火太旺,可泻心火。行间穴是一个火穴,春天肝火盛,多揉行间穴,可泻心火。太冲穴在足大趾和第二足趾趾跟相接处往脚背上行2寸处,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。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“出气筒”,通过按揉太冲穴,可以把人体郁结的肝气、肝火消散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