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联系电话
0537-2310202
0537-2367566
 
当前位置:首页>>中医药科普
二十四节气之寒露中医养生
浏览:82 发布日期:2023-10-08 16:03:13

寒露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寒露之后,露水增多,气温更低。

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,寒露节气后天气将由凉爽渐渐转变为寒冷,早晚温差明显,秋燥亦甚。寒露养生,当滋阴润肺,固护阳气。

一、起居方面

常言道:“寒露脚不露。”寒露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,以防“寒从足生”。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,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寒露过后,天气寒冷,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朋友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,最好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,“不穿单衣”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。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,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、中风、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。

 

二、运动方面

中医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说法。秋冬之时,万物敛藏,养生者宜顺时而养,须护藏阴精,使精气内聚,以润养五脏。故秋季时节应该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。可增加户外活动、加强锻炼、增强体质,同时应注意保暖、及时添衣、预防感冒。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,昼夜温差也会加大,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,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,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“秋冻锻炼”,否则很容易着凉患病。散步登山望远可以缓解抑郁心情,但要注意安全,控制运动量,不应勉强。健身活动可按自身情况选择太极拳、五禽戏、易筋经等。

三、饮食方面

寒露后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昼热夜凉。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“凉燥”症状,即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。寒露时节,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“凉燥”,从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方面入手。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、香燥、熏烤等食品,宜多吃些芝麻、核桃、银耳、萝卜、番茄、莲藕、百合、沙参等有滋阴润燥、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。水果有梨、提子、荸荠、香蕉等;蔬菜有胡萝卜、冬瓜、莲藕、银耳等,以及豆类、菌类、海带、紫菜等。

四、情志方面

寒露时节,日照时间相对减少,并且秋季特有的肃杀之气容易使人伤感,即秋愁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”,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,恰当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,保持心理平衡。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,外出观赏风景,喜悦溢于言表,可使忧郁愁烦顿消,令人心旷神怡,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。